在這個新冠肺炎肆虐的時期,逛街、聚餐、跑趴已經不再是首選的活動,反倒是倒一杯熱開水,癱坐在家裡當個沙發馬鈴薯是個再適合不過的選擇,身體像是自動化的機械人般,拿起遙控器在十一點半「梨泰院class」更新最新一集的那一刻,不斷按著重新整理的按鈕,心想:都過了3分鐘了怎麼還不讓我播放!!
好在熟悉的前奏又再次響起You make me back. Woowoo~woowoo~wooyeah~
沉浸在劇情的氛圍中,看著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劇情,羨慕著男主角背後有著許多貴人的幫忙,逐步朝著目標前進,讓人不知不覺度過了冷風徐徐的夜晚,而影集的尾聲總是留給人一種,為什麼會這樣?後面到底怎麼了?
開始激發大腦無限的想像與揣測,在床上輾轉難眠, 看來追個劇都能讓人小失眠,真難想像長期失眠的人是怎麼度過的?
反正睡不著,就起來讀個書吧!
(失眠可以自療)
睡眠這個奇妙的活動,大約佔了生活三分之一的時間,但有人似乎有著天賦異稟,可以站著睡、坐著睡、趴著睡、躺著睡,有如金庸小說裡的洪七公一樣,都可以表演睡夢羅漢拳了!
但另外一種人就麻煩了,睡睡醒醒、輾轉反側,看到太陽出現的那一刻,眼淚都要留下來了,又是失眠的一個夜晚QQ。
失眠的主因可以分成兩個部分:
有可能單一出現,也有可能同時發生,這就得透過一些紀錄與分析才能夠釐清真相,而像追劇導致失眠的原因可能就同時涵蓋這兩者。
- 劇情高潮起伏,導致心情過度亢奮(心理)。
- 一集接著一集欲罷不能,超過平常睡眠時間(生理)。
- 螢幕的藍光刺激,讓人精神更好(生理)。
- 不斷想著後續劇情會怎麼發展,出現許多小劇場(心理)。
而睡眠問題被歸類在心理學的範疇,想必心理部分是最難處理的吧~
人際交流、生活壓力、人生目標、許多小劇場….等等,可不是用三言兩語或幾個字(EX:不知足)就能夠解決的事情!!
這部分可能要尋求專業協助,或身旁的人指點迷津了~
而生理方面的調整相對就簡單多了,面對這件事情,就像半夜不斷漏水的水龍頭,只要你願意起身去把他關緊,他就不會在那邊滴滴答答的打擾你睡覺。
而目前學習到幾個比較重要的大概就是:
- 光線很重要,白天曬個太陽讓眼睛接受光線,有助於生成褪黑激素。
- 規律的睡眠和起床時間,習慣2點睡覺就好好維持,不要沒事10點跑去睡!
- 把房間弄的舒適點,不要太亮、不要太熱、不要太吵。
- 不要太晚攝取菸、酒、茶、咖啡。
以下是我的隨手筆記提供參考:
睡眠是件神奇的事情,有人可以像進入黑洞一樣,一睡10小時手機響了也吵不醒;但有人則像拿破崙一樣,一睡4小時起來後是一尾活龍。
世界上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甚麼標準答案,科學家能提供給我們的就是一些大原則,讓我們找到專屬於自己的方法,大家在買東西的時候,都喜歡客製化產品,現在我們也可以試著客製化我們的睡眠,要睡多久?甚麼時候睡?睡在怎樣的環境?甚麼時候做個日光浴?
透過記錄找出自己睡眠中的秘密方程式,日復一日規律的實行它,時間將會證明一切!